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 第十一周

 

第十一周


Day 41 世上有哪些竞争规则

暴力依然是非常重要和常见的竞争规则,暴力是人类社会里面,备受尊重的一种竞争方式。 暴力,只有当它失败的时候,人们才会谴责它;当它成功的时候,人们会膜拜它。所以别小看暴力,暴力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竞争办法,决定胜负的一种办法。 今天有大量的经济资源,经济活动的范围,经济活动的壁垒,都是由国家机器在背后支撑的。比如说好多经营活动,就有一个壁垒,政府规定别人不准经营,这有某一些组织,某一些公司可以经营。比如电信、邮政、石油等行业。

靠智力高低竞争资源 好多人们争取的东西,房子、车子、票子,最后都是看文凭。你要争夺文凭,基本就靠智力,所以考试是人们竞争的一个重要的办法,当然它比暴力要文明一些。

以论资排辈界定产权 年纪大的多得,年纪小的少得,论资排辈,也是一种竞争的办法。在过去的中国,辈分特别重要,因为它是一种社会公认的界定产权的办法,用来重申、彰显每一个人的产权和社会地位,以及他们分配社会上稀缺资源多寡的权力。

按社会身份分配财产 比如学校停车场的位子分配,校长的车位就比教授或者学生的好。 按照劳动时间、先到先得与随机分配 按照劳动时间,比如谁赚的工分多,谁分配的资源就多; 按随机分配,比如通过摇车号来分配买车的资格。

按需分配与价高者得 按需分配是以前的做法,比如单位分房就是看谁更需要就分给谁。 价高者得是我们今天的社会非常常见的一种竞争办法。 选择不同的规则,禀赋不同的人机会就不一样。


Day 42 各种竞争规则孰优孰劣

没有任何一个规则比别的规则更公平 公平与不公平要看谁说了,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公平观。

关于竞争的规则: 第一,我们必须有竞争的规则,不然社会就乱了。无论如何,不管什么样的规则,我们都得选一个,至少选一个,决出胜负。这样,社会才能维持秩序。 第二,没有任何一个规则比别的规则更公平。因为选择不同的规则,那些禀赋不同的人,胜出的机会就不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你要争取所有的人同意,说这个规则才是最公平的,那是不可能的。 第三,每一种竞争规则本身,都会带来竞争的成本。因为一旦把竞争规则确定下来,人们就会朝着一个特定的方向去努力。这个努力的过程,就会消耗真实的资源、时间、金钱、注意力等等。

许多竞争带来的成本,其他人都难以得益 比如你花很长时间排队,当然你能得到你要的东西,对你来说,这些时间花得值得,但是社会上其他人,却不能从你排队所浪费的时间当中得到任何的好处。 所有这些努力本身,对于得到资源的人来说似乎是值得的,但是对于社会其他人来说,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一种无谓的损失。 我们在讲寻租的时候讲了无谓的损失,无谓的损失是说,社会其他人并不能够从中得到任何好处的付出。

按出价高低竞争,可让社会财富高速增加 按照出价的高低来竞争的话,就有一个特点:凡是要用出价高低来竞争的话,人们就会努力地去赚钱。每当人们为了赚更多的钱,从而在出价的过程当中胜出的时候,人们不得不向社会其他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产品。这时候,整个社会因为竞争带来的不是无谓的损失,而是更多的财富。 所以从公平的角度看,出价高低不是一个更公平的办法。但是从效率的角度,从社会财富积累的角度,从如何减少竞争带来的无谓损失的角度来看,出价高低是比别的竞争方式更有效率的,它直接带来了社会财富的高速集聚。


Day 43 何谓短缺和过剩

稀缺与短缺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对短缺有独特的定义,它是根据不同的竞争方式这个角度来给短缺做定义的。 如果一种商品,用出价的高低来竞争,而且只用出价的高低来竞争的话,这种商品就永远不会短缺,而只会稀缺。 因为只要出价,我们就能买到它。这时候这种商品,就只有稀缺而不叫做短缺。

短缺是因为价格受到了抑制 短缺的意思是,它的价格受到了抑制,人们仅仅用出价的办法买不到这样的商品,人们不得不采取其他的竞争方式才能得到这种商品。这时候,我们就称这种商品处于短缺的状态。(仅仅用钱是买不到的,你得通过其他的竞争方式才能得到。)

比如,春节期间买不到火车票了,你得找黄牛党才能买到,这叫短缺。过去在计划经济年代,你有钱买不到吃的穿的用的,你得有粮票布票才能买到你想要的东西,这叫短缺。 所以短缺不是供应的减少,而是商品的价格受到抑制,人们不仅仅要通过出价的方式去竞争,还要依靠其他非价格的方式去竞争的一种特殊的现象。

“过剩”是价格被人为拔高的结果 过剩的概念也是通过竞争的规则这个角度来理解的。过剩不是供给过多,而是产品的价格受到人为的哄抬,以至于卖家不能简单通过价格就能把产品卖出去。他必须加上其他的竞争手段,搭配其他的服务,才能把商品卖出去,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过剩。

解决过剩的办法:

  1. 政府减少补贴,过剩就会消失;
  2. 政府必须限制农民的产量,这时候农民之间,就会争夺所谓的配额;
  3. 强制勒令那些超出需求量的产品,让他们自找门路进行处理。

稀缺是永恒的,而短缺和过剩都是价格受到人为干预的结果。 当价格过低的时候,人们不得不展开价格以外的竞争方式,来争夺他们需要的商品,这时候就会出现短缺。 当价格被人为拔高以后,卖家就不得不采用价格以外的方式,才能把东西卖出去,这时候就会出现所谓的过剩现象。


Day 44 最省事儿地违反价格管制

什么是价格管制,价格管制跟税收不一样,比方说一间公寓,它的市场价值是100块钱,政府说这100块钱里面要征收40块钱的税,如此一来,政府就变成了二房东,也就是这个房子60%的收入归房东,40%的收入归政府,这叫税收。但是价格管制不是收税,政府不要你的钱,政府只不过说这房子市值值100块钱,但是我觉得太高了,要价格限制,这房租不能超过60块钱,而房东就少拿了40块钱,但是这40块钱政府也没有得到。

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在论文《一种价格管制理论》(A Theory of Price Control,1974)中解释了什么叫价格管制。张五常先生提出了两个命题:

**价格管制必然导致资源价值的耗散。**一间明明市价是100元的房子,规定必须按照60元租出去,那么它最后就会落到那些使用价值只有60元的人手上。这房子最后就只值60元钱,而本来应该实现的那40元的价值,就白白地耗散掉了。

经济学家一般说,人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物,但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人是追求损失最小的动物。每当出现价格管制,每当人们看到资源价值马上要被耗散掉的时候,人们会选择一种合适的竞争方式。**这种竞争方式,能够使得那些耗散的价值减到最低,也就是损失最小化。

而人们是如何应付价格管制的? 当房租被限制了,房东就会纵容自己的偏好选择房客来减少自己的损失,另外也可能通过捆绑销售的方式来弥补失去的40块钱,比如在家私上收费。 而同样,租客也要付出响应的代价,要去讨好房东,这其实也是一种成本,要去讨好中介,这是另外一种成本,因为要让中介给你找一家原来市值100块现在只用付60块的房子,那可难了。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聊聊支付的定价

讨论一个哲学问题:人始终会死的,那为什么还要活着?

转角不一定能遇到爱情,但大概率会遇到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