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设计-讲故事的艺术-读书笔记(个人)

 看完了用户体验设计:讲故事的艺术。

其实发现通篇在讲述的所谓的故事与我理解的敏捷开发中的故事还是有所偏差。

作者这里所讲述的故事主要是针对用户体验的设计,分为几个章节讲述:

a、发现故事(用户调研)

b、讲述故事(表达想法)

c、讲故事融入设计流程(计划-理解-具体化-设计-评估,循环)

-总结作者几个核心重点

1、故事的作用是将工作回归到真实的情境中。

我们在工作当中,当你要向别人表达你的想法时,你会遇到各种困难,比如因为职业的隔阂导致对方无法理解你的表达或者因为你的内容过于枯燥听众根本没办法听进去。讲故事,我们正常孩子的童年,应该都是在听故事中度过的,父母也会简单的给孩子讲上几个故事,无论是听别人的,还是自己创作的,故事总是让听者引人入胜的一种沟通表达方式。而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把原本枯燥的内容,设计成为故事,让每个人都竖起耳朵听,并能够产生共情,甚至一起参与到故事的环节设计中来。

“用户体验跨越广泛的科学领域,这些学科各有各的观察角度。故事成为联结各种不同工作语言的桥梁。通过明确的例子,故事可以成为大家都能够理解的通用词汇。”

2、故事三角形模型

作为产品设计者,你站在你对产品理解的角度描述你的故事,而你抛出来的故事的目的是为了引出听众讲述自己的故事的引子,听众一边听,一边在脑海形成自己故事画面,并最终由大家一起完善这个故事。所以故事三角形模型是由:讲故事的人,听故事的人和不断再丰满的故事组成。

作为产品设计者,一个人的经历和能够思考的角度是有限的,通过故事的方法收集更多样性的角度观点来丰富故事维度,穷举设计。

3、故事在用户体验设计中的作用

解释:建立基于共同语言的沟通桥梁,抓住场景并暗示其中的知识点。

触发想象:让听众有画面,激发联想,并让大家一同完成故事。

激发新创意:查出听众自己的内容。激发听众的参与感,成为故事的主人,更容易采取故事中所建议的行动。

建立共识以及说服他人。

4、倾听故事

倾听主要用于发现用户真正的需求,而非口头需求,需要听其言,观其行。好的创意往往来源于安静的倾听或观察别人的举动或者互动那一刻。

而倾听的技巧包括:

专注:集中注意力听别人讲话,已经接受到别人的信息;

表明自己在倾听:用身体语言和手势表达自己的注意力;

回应:周期性的简述或总结,表达自己对谈话内容的理解;

推迟评论:让发言人说完,不要打断他说话;

反应适当:公正坦率的回复;

倾听是我最容易犯错的地方,正如书中所说,我有时候急于发言,对于对方未完整的表述我基于给予结论或者纠正,这样很容易打断对方的思路,打消对方的发言积极性。更好的方法应该是对于错误的观点或者需要总结的观点马上用本子和笔记下来,然后待到对方发言结束再通过笔记逐条表述。

5、故事收集技巧

作者也介绍了一下收集用户的方法,如焦点小组、头脑风暴、用户调查,也介绍了一些在与用户接触过程中的注意要点及技巧,如当用户滔滔不绝讲述与你预期不符的内容时怎么办?被调查的用户不随你意的时候怎么办?如何让对话自然进行?如何引导用户更多的表达?(回声)以及如何打破尴尬。

6、分享故事

而对于如何分享故事,对于很多从业者而言,向团队解释设计理念以及灵感的来源真的是一件苦差事。我们对设计的细节心潮澎湃,在受众还没有理清头绪的时候,就被我们的细枝末节所淹没。我们希望在设计理念和现实世界的问题之间建立联结。我们需要一种激发受众想象力的方法,好让他们不仅只是听过这个新想法,还会为它作出贡献,为它投入。

所以在构思故事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多的考虑一下几点:

听众: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故事讲给谁听?必须考虑受众与故事情景直接的距离,如果故事来源于受众熟悉的体验,那么受众就会更融入一些,背景介绍上可以简单。

组成成分:故事应该包含哪些成分?

故事的结构:故事的结构应该是怎么样的?我的理解是表达的桩子,也就是结构化思维中的表达方式,通过一个个的桩子去表达你的故事,让内容更有逻辑。

媒介:也就是你的故事想通过什么媒介传达,口述?文档?多媒体?

当然还包含很多的内容,只是对于我目前的认知来说,我能够消化并接受的内容仅有这些,还是那句话,没有带着问题或没经历过的别人的经验,没必要去深入了解,因为那些内容即使死记硬背也不能活学活用。

整本书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反而是在倾听的部分,而所谓的用户体验设计中的用户故事我很难和我本身的产品策划工作相连接,文中具体大部分例子对我来说更为抽象。

怎么将产品策划与故事更好的结合?这是我的问题。

而我得到的答案是:

a、我们通过故事与用户或团队交流,获取想法(需求),触发用户或团队的想象,激发创意;

b、故事能够让我与开发有共同的沟通语言,通过故事我们说服别人;

c、通过故事让团队对所做的事情有参与感,一起完善故事,这样产品就不再只是产品经理的,而是团队的。团队会因此更投入到产品的工作中来,无论是设计还是开发还是领导。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聊聊支付的定价

讨论一个哲学问题:人始终会死的,那为什么还要活着?

转角不一定能遇到爱情,但大概率会遇到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