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货膨胀

 本来是每天来一点知识的,但是由于本人太忙(lan)了,只能是不定时的更新一些我认为有趣的能对理解生活带来帮助的知识点,最近读了很多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内容,觉得对理解社会和生活的本质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我也希望把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文字信息,尽量通过简单的陈述和举例,也让大家有所收获。

本期讲的内容是「通货膨胀」,相信大家在看新闻联播的时候进场听到的这个名词都是一脸懵逼,那么今天就来说一下「通货膨胀」。

什么是通货?

简单理解就是大家都愿意要的货物,也就是用来交换的货币。历史上,贝壳、金银、纸币都当过货币。

通货膨胀的定义

而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持续的增长,指的是物价的总的水平,而不是某个商品。

理解通货膨胀的基本视角——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的公式是:

MV = PY

M指的是货币总量,V是货币的流通速度,P是平均物价,Y是社会的货物总量。

所以,当我们要求平均物价时,社会的货物总量越大,平均物价越低(反过来越低那么通货膨胀的就越高,比如庄家收成不好,大豆贵了,葱贵了,就导致了通货膨胀),货币总量或货币的流通速度越大,平均物价越高。也就是说货币的总量和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大会带来通货膨胀。

通过膨胀的过程

我们来举个例子🌰:

A村村民👫👬👭使用狗🐶牙来做通货进行粮食购买,一个狗牙能换一个苹果🍎,2个香蕉🍌,3个李子🍑。

有一天,来了一个村外人,发现了A村使用狗牙交易后,从外面运来大量狗牙,并大买特买A存的粮食,卖粮食的村名很欢迎啊,都卖给他。

慢慢的,粮食变得不够了,开始影响到村民们的自给了。

这时候A村的情况变成,村民手上有大量的狗牙,但是粮食短缺(都在外村人手里)。

此时,发生了通货膨胀。

而此时,狗牙多了自然就没什么价值了,物价就上涨了,也就是说,现在一个苹果🍎可能要100个狗牙才能买了,此时货币贬值了。

通货膨胀对我们生活最直观影响就是:几年前,猪肉一斤几块钱。现在,一斤猪肉二十块钱的影响。以前有1万元就是富豪,现在有1万元是乞丐的区别。

所以说,货币发行量的增大会导致通货膨胀,但是现实中,新增的货币总是通过某个出口逐渐的流向社会,就像蜜糖一样,一开始是堆积起来而后慢慢才散开。这种货币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逐渐在整个社会里面摊匀的现象,被称之为「坎蒂隆效应」。

所以,在经济生活当中的每一个个人,他们都很难分辨物价的上涨究竟是一种相对价格的变化,还是一种全局物价水平的变化。

比如说:

一个餐厅的老板突然发现餐厅的生意好了起来,可能有两种原因。 1、菜色和服务的优化带来的正面效果 2、菜色和服务没发生变化,但是整个社会有钱了,消费能力提高了,愿意花钱的意愿也提高了。

在这两种可能当中,对于在经济体里面的任何一个个人,任何一家企业,都是难以判断哪个是真,哪个是假的。而这又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决策和行动。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得益,有人相对受损。

通货膨胀是钱太多了,钱不值钱。钱不值钱的意思是钱对于物来说不值钱,所以在整个通货膨胀的发生过程中,财富主要以钱的形式保存的人会受损;而财务主要以物的形式保存的人相对得益。

所以商家提价,企业涨工资和买房行为是合理的,因为发行的钞票太多,这是一个自然行为。

通货膨胀的好处

适当的通货膨胀对经济还有如下的好处:

1、刺激经济 利用多印发的RMB对市场进行投资,资产持有者产生了「自己很有钱」的错觉。进而增加个人消费支出,终端产品物价上涨刺激供给扩大,厂商追加投资,短期内就业和收入水平上升。

2、变相征税 工资上涨使人们进入更高纳税档次。工资上涨却比不上通胀水平,实际收入降低。

3、收入再分配 富人的储蓄率比较高,通胀使货币实际购买力下降。通胀下真实利率可能为负,使得储蓄者资产实际价值降低,导致富人储蓄的钱不值钱。

历史证明,凡是政府发行的纸币迟早都会贬值的。

当经济好时,为了应对新增的社会财富,便于其交易,政府会印钱;当经济不好时,为了增加就业机会,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也是印钱。

所以,在货币长期贬值趋势下,普通老百姓存入银行的钱,一直在缩水。这是一个现实,而且是历史中一直不断重复的现实!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聊聊支付的定价

讨论一个哲学问题:人始终会死的,那为什么还要活着?

转角不一定能遇到爱情,但大概率会遇到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