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一个哲学问题:人始终会死的,那为什么还要活着?
我们这有个医院(香港大学医院),很奇怪,重度手术室和产房就在同一层的对门,一边是死,一边是生。而中间等待的人怀着不同的心情但是同样的焦虑。但我相信都是等待着“生”。
我们出生的时候并不知道我就是我,或者说那是出生时候的“我”。没有什么所谓带着前世的记忆降临这个世上一说,我们都是不断经历才慢慢形成这个“我”,那变成怎么样的我,取决于你身边的环境和你做出的抉择。
哲学上有 The Ship of Theseus,
"若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归功于不间断的维修和替换部件。只要一块木板腐烂了,它就会被替换掉,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开始的那些了。问题是,最终产生的这艘船是否还是原来的那艘船,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
我从青葱岁月一路走来,有所失,也有所得,我还是我,却不是原来的我,我变得圆滑些,世故些,虚伪一些,也变得勇敢些,成熟些,有担当一些。那些好的我,坏的我,都是我了。
我认定我们的一切都是注定的,即便再让你活一次,你也会成为现在的你。所以,我们活着的意义我觉得首先是找到“我”。每个人都会在死之前保存当时我的状态,或许是遗憾,或许是思念,或许是解脱,而我觉得死可能就是给你形成的那个我的一个镜头的“定格”,或许也是给你一个找到我的时间界限。
铺垫完毕之后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生和死之间隔着一段时间,甚至只隔着一段距离。那这段时间和距离之间,犹如百花绽放,犹如万花筒般,犹如潘多拉盒子,犹如一切一切的未知或黑暗或绚烂交杂,等着你开启和经历,而这一段时间和距离可能就是活着的原因吧。而你也可以称呼它做“生活”。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