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自恋症的心理学

 

自恋的由来

在第一张自拍诞生之前很久很久,古希腊和古罗马流传着一个神话,讲的是有一个有些太过于陶醉于自己形象的人,故事中,Narcissus是一个为寻觅爱情而四处游走的英俊男子,在回绝了仙女Echo的示爱后,他瞥见了自己的河中的倒影,并无可救药的爱上了它,Narcissus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最终溺水而死,他死去的地方开着的那朵花,因此得名Narcissus(水仙花)。

这个神话很好的阐释自恋症的基本特点,即过度的,甚至有时候是有害的自我关注,但它不仅仅是常常出现在情感专栏的一种人格类型,更是一种被心理学家归类并研究的一系列性格特点。自恋在心理学中被定义为过度膨胀,不符合实际的自我形象。自恋症患者从不同程度上认为自己更好看,更聪明,比其他人更重要,并应得到特别的对待。

自恋症的分类

心理学家将自恋症这一性格特点分为两种形式:即浮夸型自恋和脆弱型自恋。稍后我们将讨论一种更为极端的情况,即自恋型人格障碍。

浮夸型自恋是最常见的一种,特征表现为:

  • 性格外向;
  • 控制欲极强;
  • 并希望应其他人关注。

浮夸型自恋症者追求关注和权利(特朗普),他们有的是政治家,社会名流或者文化领袖。当然,不是所有追求权利与地位的人都是自恋者,很多人处于积极的目的而追求权利,比如发挥出他们全部的潜力,或者帮助改善人民生活,但是自恋者追求权利的原因是与之相伴的地位和关注。

脆弱型自恋症患者则内向而保守,他们通常都比较自以为是,但也极易受到恐吓或冷落。

不论是哪种情况,自恋症的阴暗面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显现,自恋者通常会自私的行事,因此自恋的领导人可能会作出有风险或不道德的决策,自恋的伴侣可能会不忠或者出轨,当他们对自身的美好想象被质疑时,他们会变得愤愤不平,咄咄逼人。

它就像是一种患者会自我感觉超棒的疾病,却使得身边的人叫苦不迭,如果这样的行为更加极端,那么它便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心理障碍,即所谓的自恋型人格障碍。总人口中的1%至2%都受其影响,其中大部分为男性,这样的诊断也仅限于承认,年轻人,尤其是孩子,可能会很以自我为中心,但这也许只是成长中必经之路。

美国精神学会颁布的第五版《诊断与统计手册》,描述了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几种特征,其中包括:

  • 自我膨胀;
  • 很难将心比心;
  • 自认为应享受更多的权利;
  • 渴望他人的仰慕与关注。

这些特征之所以能够成为人格障碍,是因为它们能够轻易的主宰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吗,并带来严重问题,假设你并不关心你的配偶或小孩,只是利用他们获得仰慕和关注,在比如,你并不想获得关于你表现的建设性意见,而是告诉所有试图帮助你的人,他们是错的。

导致自恋症的原因

那么是什么导致自恋的产生呢?

双生子研究表明基因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虽然我们并不知道是哪些基因导致了自恋的产生;

环境也同样非常重要,毫无底线的太高孩子的家长,会培养出浮夸性自恋患者,而冷慕,控制欲强的家长会促成孩子的脆弱型自恋。

重视个人价值和自我鼓励的文化,也容易培养出自恋者。比如,在美国的自恋者的数量从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就一直在上升,这是由于六十年代所强调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最终让位给了自尊运动以及物质主义的兴起。

而近年来,社交媒体使自我推销的可能性成倍增加,尽管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社交媒体会导致自恋,确切的说,它仅仅是为自恋者提供了获得社会地位和关注的途径。

自恋者能改掉缺点吗?

那么,自恋者能够改掉那些缺点吗?当然可以!

任何可以让他们坦诚地反思自身行为或者关心他人的方法,比如心理治疗或者培养对他人的同情,都是很有帮助的。而其难点在于,让拥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坚持进行自我完善,是有一定挑战性的,因为,对一名自恋者而言,沉静下来自我反思是非常困难的。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聊聊支付的定价

讨论一个哲学问题:人始终会死的,那为什么还要活着?

转角不一定能遇到爱情,但大概率会遇到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