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俄狄浦斯期),潜伏期,生殖期。也被称之为性心理发展阶段论。 这个理论的重点,是在前三个阶段,弗洛伊德认为,一个成年人的人格发展程度和各种复杂心理,可以在6岁前找到各种对应。 口欲期 无论是在欧洲还是亚洲,你会发现很多婴儿车里面的小婴儿都叼着奶嘴或者吸吮手指,这可能就是弗洛伊德的口欲期被广泛接受的证明。 人类的口欲期(orla stage),时间是0-1岁,快感中心集中在口腔部位。 关于口欲期的心理,可以总结为三句话: 1. 婴儿要用嘴吃东西,这是婴儿的头号需求,一个人常被饿着,那这个人长大后就容易成为一个严重的吃货。 2. 婴儿需要用嘴感知世界,他们对任何东西感兴趣,都会往嘴里塞,这未必是要吞进去,而是要用嘴感知。 3. 这一阶段的意义,就是婴儿的嘴与妈妈的乳房,这一对意象所构成的画面,有无限的含义。 所以,如果一个人特别爱吃,那就可能是固结在了口欲期。 肛欲期 肛欲期(anal stage),1-3岁,快感中心集中在肛门部位。 这个阶段,幼儿主要通过粪便的保留和排除以获得快感,肛门的快感除了生理的角度,从心理的角度来说更多的是自我的扩大。 到了到了肛欲期,孩子们逐渐开始有了“人我概念”。他们开始意识到,原来像“爸爸”、“妈妈”这种,曾经以为是自己可以完全控制的“自己”原来不是“自己”。这会让他们很焦虑。而对大便的控制,会帮助他们建立自我,他们意识到,能自我控制的事物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这也就带来了人格发展中儿童的第一次反叛期!孩子们也是在这个时期第一次学会跟家长说“不”! 在肛欲期,控制感是最核心的一个内容。所以肛欲期固结的人格特征会表现出对控制感的特别关注。他们除了会强调要对自我进行严格控制以外,还会将这种控制感泛化到控制身边的人、事、物。 性蕾期/俄狄浦斯期 性蕾期(phallic stage)。3-6岁,也被称之为俄狄浦斯期。俄狄浦斯的来源可以看这个神话故事。 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有了性别的意识。他们开始变得更愿意跟异性的父母跟亲密,同时会对同性的父母显现出排斥心理。 固结于这一时期的孩子最后所表现出来的一大特点就是“恋母”,同时会同同性父母竞争异性父母,并产生攻击欲。这一阶段的心理非常复杂,弗洛伊德认为的解决方式是认同,孩子明白他们不能攻击同性父母,于是转而认同他们,因此形成这种心理...